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公平质量两手抓,办人民满意教育 | 独家
民小编说
2月10日,春寒料峭。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司长办公室,针对新一年的教育期待,吕玉刚司长一一回应:从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到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再到提高校外教育育人水平……
每个重点工作都承前启后,环环相扣,一幅线条清晰、有谋有略的工作线路图徐徐展开。
推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强起来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中小学校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国公办中小学有22.9万所,党员347.5万名。他们的背后是1015万在岗教职工和1.5亿在校生。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不仅是关系几百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更关系亿万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一司被赋予“指导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中小学基层延伸和强化?
2016年“七一”前夕,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的主要职责、管理体制、组织建设、核心任务和组织保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文件。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具体怎么落实?
吕玉刚司长介绍说,首先要解决好四方面问题:一是实现组织的全覆盖,二是理顺组织管理体制,三是配强配优配好党组织书记,四是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
为加快推进落实《意见》有关要求,2017年教育部将部署开展四项重点工作:一是“会同中组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宣传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地各校落实”。二是“举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建立中小学网络党校培训平台,提高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四是“对中小学校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专题研究”。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党的工作强起来,将推动中小学校在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上更进一步。
给中小学德育工作更多的政策支撑和方法指导
鲁迅先生曾经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德育工作:一些中小学意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基于相对固定的办学水平,不知如何作为。
2016年,吕玉刚司长上任后安排的第一次调研,就是深入基层了解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在调研中他发现,“德育质量比较好的中小学,普遍都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一些学校还停留在课堂上,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做得还远远不够”。
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和方法指导。在调研的基础上,基础教育一司提出要“系统谋划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随后设立了专项课题,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颁布实施这个指南已列入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指南》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德育体系?要解决什么问题?吕玉刚司长透露,《指南》会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的四大特点: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分不同学段从操作层面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解决好学校德育工作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切实把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到每一所学校和每一名学生。
在基础教育一司2017年的德育工作计划中,防治欺凌热点不降温。
学生欺凌是当前全球中小学教育共同面临的难题。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处理起来涉及部门众多。
2016年,教育部牵头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9部门向中小学生欺凌“亮剑”。2017年,教育部将配套制订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教师手册及家长手册;进一步加强专项治理,组织“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等活动;研究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中小学分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指南,并开展心理健康和中小学思想品德状况监测。
2017年,教育部在继续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劳动教育的同时,还重视把影视教育这个生动的德育载体用好,将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举办中小学电影周,为中小学开展好影视教育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要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6年7月,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研究制定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以国务院(国发40号)文件印发。这被评为2016年十大教育新闻之一。
国发40号文件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是因为抓住了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症结,重点解决“乡村弱、城镇挤”两大突出问题。二是因为《若干意见》力度大。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编制、发改、财政、人社、住建和国土等多个部门给予配合,才能顺利实施。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吕玉刚司长说,“落实好国发40号文件,关键是要调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两个积极性”。目前,辽宁、内蒙古、甘肃、云南、江西等省(自治区)已出台了实施意见,有20多个省份的实施意见已进入征求意见或审议阶段,近期将陆续出台。为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2016年底,教育部会同相关8部委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将国发40号文件改革任务分解为69个项目,明确了每项任务分工的牵头单位和主要参加单位,并针对重点任务,推动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逐项推动落实。
例如,第6项: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纳入城市、镇规划并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
第27项: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牵头单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方案要求,各单位要制定各项任务落实方案,包括具体落实方式及时间安排。各牵头单位“每年11月底前将牵头负责工作的年度落实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安排报送教育部,由教育部汇总报国务院”。
要坚持城乡并重,两头发力。“从乡村发力,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就是要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从城镇发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重点解决‘城镇挤’的问题。”吕玉刚司长说。
“针对当前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指导力度,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关键”,吕玉刚司长说,“现在全国百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有11.5万所,学生有423万名。虽然量不是很大,却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群体,是教育的最短板。”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花大力气对全国的小规模学校进行了将近半年的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正着手制定关于统筹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
相对于乡村之弱,城镇之挤也很严峻。根据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城镇就读的比例,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出了17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卫计委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新增出生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教育资源紧张的形势将进一步加剧,需要提前出思路、做规划。
对此,吕玉刚司长透露,2017年将从三个方面推动解决义务教育“城镇挤”问题:一是“推动统筹解决城镇学校建设用地、教师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做好各地实施消除大班额规划备案工作,推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二是“深入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推动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三是“适应新型城镇化、网络信息技术变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加强政策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2017年将出版《教育局长工作手册》和《普通中小学校长工作手册》,让管理标准和有关政策“真正落下去”
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吕玉刚司长指出,2017年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重点是修订颁布并全面施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试行版是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同年设置了8个实验区,实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认可度比较高,同时为修订管理标准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此外,围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2017年还将出版《教育局长工作手册》和《普通中小学校长工作手册》,促进地方教育管理人员掌握政策、熟悉业务、提高能力。如此一来,有标准规范、有方法指导,中小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将更上一层楼,逐步形成“标准引领、内涵发展、规范管理、特色鲜明”的学校治理格局。
教育装备是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这是自1999年以来再一次全面部署中小学装备工作的重要文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目标任务。
吕玉刚司长透露,2017年将从四方面推动《意见》的落实:
一是“修订相关教育装备配备标准,颁布《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研制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办法”,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二是“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会,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装备配备标准化”。三是“开展装备配备和应用检测”,促进提高装备配备使用效益。四是“开展装备管理专业培训”,切实提高装备工作水平。
由此,学校装备产品质量体系、配备标准体系得以健全,建、配、管、用各环节的主要任务和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逐步推进,教育装备服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机制将逐步建立起来。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2016年底出台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加强中小学实践育人提供了重要途径。
组织学生出行,面临吃住、课余活动和学习等管理问题,如何解决?据吕玉刚司长介绍,“‘十二五’期间,我们利用中央国家公益彩票基金支持建设了一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这些基地有食宿条件,有活动空间、运动场所,可以有选择地选用。另外,还要善于借力,加大对各类社会资源的统筹与整合力度,联合有关部门遴选命名一批中小学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在一些有食宿条件、安全保障又有适当活动空间的场所进行挂牌,通过多种渠道扩大研学旅行基地平台,这样既可以丰富研学旅行资源,也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研学旅行正处于启动阶段,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但在具体的实施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基地建设、路线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生安全保护等工作。”吕玉刚司长特别指出,“2017年,我们将重点加强基地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工作。”
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继续组织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的督查指导,督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早投入使用,同时召开全国校外教育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现场经验交流会,加强已经投入运营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工作经验交流,积极总结和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另一方面,要注重内涵。“2017年,教育部将制定印发《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指南》,指导加强教育系统研学旅行基地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运营使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依托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先行探索,防止只‘游’不学现象,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目的。”
吕玉刚司长认为,以上重点任务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以党建为统领,公平质量两手抓。”
抓党建,关键是抓好《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落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义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抓公平,关键是抓好国发40号文件的落实,切实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抓质量,关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活动育人,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吕玉刚司长说。
(本刊记者:余慧娟 冀晓萍 施久铭)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第五期
责任编辑 | 邢星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全在这里,看完之后必须收藏!| 特别关注